饥与饱、荤与素、寒与暖……类似对立概念常成为老人生活中的困扰。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将这些对立概念做好平衡呢?今天小编整理的内容科普也许能帮到你哦。
饥与饱 3:7
老人要做到科学饮食,需对一天早、中、晚饭数量进行合理分配。一般建议老年人可将三餐分配调整为3:4:3。
荤与素1:5
“一把蔬菜,一把豆,一个鸡蛋,二两肉”,这是民谚中经常会提到的饮食原则。其中,一把蔬菜多指1斤,肉类大约2两,因此,蔬菜与肉的摄入比例大约5:1。
粗粮与细粮 1:2
老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减弱,细粮摄入比重应比年轻人有所增加,建议将粗细粮比例调整为1:2或1:3。
粗粮、细粮各有好处,前者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,热量较低;后者中膳食纤维是可溶的,热量较高,但蛋白质、氨基酸等含量也相对高些。
寒与暖 0:1
老年人腰部、颈部、关节处大多怕冷,如患心脑血管疾病,更怕身体受凉导致血管收缩。因此,除炎热夏季,在其他季节,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,“春捂秋冻”需改为“春捂秋也捂”。
动与静 2:1
动则养形,静则养神,老人锻炼应该动静结合,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:1。
动:指每周5天,每天30—60分钟运动,微微出汗即可。静:指静养。静坐能放松神经,缓解压力,可每天早晚进行,每天约10—30分钟。如看书、看报、聊天、下棋等。
白天睡与晚上睡 1:7
老人白天以不超过1小时为限,晚上保证睡6—7个小时。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最好时机,睡眠质量下降的老人,更要保证足够时间。
好啦,今天的科普贴就到这里了,你有学到吗?快转发给身边的亲人吧。
(图均源于网络/侵删)
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/侵删